


养殖技术
— 集饲养、繁育、外调、科研、无偿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正规化林麝养殖 —
- 202112-06林麝的饲养管理麝的人工饲养可采用单只笼养,小群分散饲养。群体饲养、控制放牧饲养。饲养技术的关键在于克服其胆怯怕人、独居等野性,提高驯化程度,加强管理,防止疾病发生、流行。
- 202112-06林麝的饲养管理2林麝,俗称獐子、香獐,为一级保护动物,在陕西多分布于秦岭山区。由于雄麝麝香腺分泌的麝香是名贵的中药和高级定香剂,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为了保证野生林麝的生存,尽快恢复和扩大种群数量,根据渭南地区林麝人工驯养繁殖情况的调查结果,对林麝人工驯技术进行初步探索研究。
- 202112-06麝的习性麝是一种生活很有规律的野生动物。多在晚上10 时至凌晨2 时和拂晓活动和觅食,阴天或细雨霏霏的白昼也外出动,但晴天的白天活动较少,多卧在光线较暗而干燥的崖上、崖洞、灌木丛中或树的基部。圈养麝多在墙角势较高、土壤疏松的能隐蔽而僻静的地方反刍、打盹。麝躺卧时,先嗅嗅地面,前蹄刨刨地,然后前肢跪在地上,后肢再放到腹下。起立时前肢先站立,然后后肢再站立起来。
- 202112-06麝的一般食性麝属于草食性的动物,且食性较广。多以植物的叶、茎、花、果实、种子以及菌类、苔醉等为食。在家养情况下也很喜欢吃一些块茎、块根等多汁饲料。食量较小,成年麝每昼夜食草1 千克左右。在人工饲养下,若每天供给精料量100-150 克时,每昼夜食草量500-700 克。
- 202112-06[饲养管理]麝的相关临床检查询问病史:询问病史可以为检查者提供重要的线索,使临床检查有所侧重。
- 202112-06麝饲养管理的一般方法严格遵守喂词时间每天准时喂饲,这样能使麝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每当饲喂前,麝就在圈门口等候,人进到圈里就跟人走,或爬到人身上要吃食。使麝在采食前开始分泌消化液,提高了消化率,同时,也有利于观察和驯化麝。如果喂饲时间不定,扰乱了消化机能。早喂则食欲不振,消化液分泌不多;迟喂则由于过于饥饿,采食过多而导致瘤胃积食、胃扩张等病。
- 202112-06[疾病防治]麝的各种传染病症状预防病原】 病原体为炭疽杆菌。属革兰氏染色阳性的杆菌。无鞭毛,有荚膜,不能运动,在动物体内成单个或3-5 个菌体相连的短链,在培养基中则形成由数个至数十个菌体相连的长链。菌体两端平直,相连成竹节状。
- 202112-06林麝常见病的防治方法病因本病多因饲料变化或更换太快、或喂霉烂变质饲料、或继发于某些传染病与寄生虫病而引起的一种林麝消化道疾病。多发生于仔麝。
- 202112-06林麝化脓性疾病林麝化脓性疾病是圈养林麝的主要病害之一。从多年流行情况来看,患与化脓相关疾病的林麝在所有病麝中占50%以上;而在因病死亡的林麝中,与化脓有关的占总数的50%以上。由此可见,化脓性疾病对养麝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版权所有:翼城县世名麝场 备案号:晋ICP备150046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