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养麝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编辑:2021-12-06 16:07:10

麝,俗称香獐,是食性较广的草食性反刍动物。雄麝所产的麝香具有芳香开窍、通经活络、止痛等功效。临床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慢性前列腺炎、肿瘤、痛经、化脓性中耳炎、淋巴结核、白癜风等病。我国人民认识麝及其产品的价值以及应用的历史非常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已对麝香入药做了详细的记载。在国内收集的中成药中需要麝香的有295种之多。利用11种动物药材生产的430种出口中成药中,需加入麝香的有186种,占总数的43%,且多属名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救心丸、六神丸等。麝香具有香味浓厚、柔和、持久和良好的定香作用,为高级香料和日化工业的名贵天然原料。

以天然麝香为原料的中医药、高级香料和化妆品工业的日益发达,急需大量的动物生产麝香,具有十分广阔而持久的市场。但国内外市场上天然麝香缺口很大,价格居高不下。这种市场潜力大、价格又十分昂贵的商品,供需矛盾极为突出,有利于养麝事业的发展。

我国是麝香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生产的麝香质量上乘,产量居首位。同时,我国又是使用麝香多的。长期以来,人们都是猎杀野麝获取麝香,不论公、母、仔一并捕杀。这种原始的获取麝香方法,使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加之森林采伐,野麝栖息环境缩小,数量急剧下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有野生麝250万头左右,年产麝香2000千克上下;到了80年代中期,麝的资源量已降至60万头以下,随之麝香年产量下降到500千克左右。60-70年代,麝资源10年减少一半,80年代,不到5年就减少一半,野生麝数量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与60年代相比,全国每年减少1500-1800千克麝香产量,直接经济损失5亿-8亿元,并且直接影响到我国中医药、高级香料和化妆品工业的发展。中国人工养麝的成功,对于保护野生资源和满足国内市场对麝香的需求及增加出口创汇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人类永续利用麝资源,开拓出积极有效的途径。

一、养麝的经济意义

养麝所取的麝香具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

雄麝的香囊壳及香仁即称为麝香,可供入药。

1.麝香  为成熟雄性麝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本草纲目》记载:“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

麝香性温味辛,具有开窍醒神、散结、止痛、催产之功效。主治中风、痰厥、惊厥昏迷、寒邪、痈疮肿毒、跌打损伤、胎死腹中等症。药理研究证明,麝香能促进腺体的分泌,有发汗作用,呼吸中枢及心脏的作用。我国人民用麝香治疾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收集的中成药中需要麝香的有295种之多。利用11种动物药材生产的430种中成药中,如常用的六神丸、牛黄清心丸、人参再造丸、虎骨酒、回生急救丸、安宫牛黄丸、救心丸等,需用麝香的有186种,占总数的43%,且多属名贵中成药。近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还用于癌症的实验。中西医临床经验证实,麝香对乙型脑炎、梅毒、麻疹等症亦有疗效。

2.麝香囊壳   由雄性麝香腺囊的外皮干燥加工而成。性温味辛。具有通络利窍、消肿功效。研末调敷或入膏药敷贴,肿毒、痈疽久烂及疮疖硬痛。

(一)养麝所取的麝香又是很名贵的香料

麝香中有一种物质叫做麝香酮,香味醇厚,香气柔和,持久不散,具有很强的定香作用。因此在日用化工业当中,麝香被用作高级香水、香皂以及烟酒糖果中的定香剂,是高级香料和日化工业的名贵天然原料。

(二)麝肉是有名的山珍

麝肉以细嫩味美,富含蛋白质和低脂肪而位居山珍之首。四川阿坝藏族同胞常以香樟腿馈赠亲朋好友。

(三)麝皮是制革的好原料

麝皮坚韧结实,鞣制后可以制作各种皮革制品。

二、养麝的历史与现状

(一)养麝的历史

我国人民认识麝及其产品的价值以及应用的历史是很早的。据文献记载,距今有2000多年之久。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已对麝香入药做了详细的记载。至于人工养殖始于何时,尚未发现明确的记载。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中,药用或香用麝香的来源主要通过狩猎,杀麝取香而获得。这无疑会造成麝的资源浪费。

现代养麝业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8年为贯彻国务院“对稀有名贵中药材家种家养”的指示精神,在陕西和安徽等地,先后建立了养麝实验场,专业从事养麝研究。半个世纪以来进行了驯养和活体取香的研究,现已在麝的训化、饲料、饲养管理、繁殖、疾病的防治和活体取香上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养殖技术。近年来******加大了对麝资源的保护,同时也大力支持发展养麝业。

(二)养麝的现状

我国是主产麝香之一。过去野麝资源十分丰富,麝香的产量占70%~90%以上,麝香产量和质量均居首位。

为了能够合理地利用野生资源,麝列为一级保护动物,颁布保护法规,防止乱捕滥猎。大力贯彻“护、养、猎并举”的方针,这对于麝的资源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于保护和发展野生动物的方针政策我国政府制定了不少法规。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颁布了《关于稀有动物保护办法》,其中规定:“林业系统和有条件的人民公社可建立养兽场,饲养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野生动物,如:麝、鹿、貂子、狐狸、貂等”。建立养兽场要因地制宜,并可利用林间、水源或荒岛之类的自然环境,以饲养大型动物与珍贵的药用动物。随时研究改进饲养技术,提高成活率,防治病害,改良品种,使动物发育好,经济价值大,利用率高。

196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明确规定了加强资源保护、积极繁殖饲养、合理利用的方针。这一方针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发展狩猎生产指明了方向。

1989年,我国正式别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使动物依法保护逐渐完善和成熟。在这部法律中还颁布了《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共计257种,林麝、马麝、原麝等5种均列在内。围绕野生动物保护法,从中央到地方,10多年来相继制定了30多个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比较重要的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1991)、《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收费办法》等。各省、市、自治区也陆续制定了地方《野生动物保护实施办法》及《保护野生动物方案》。

从上述各项法规和指示中可见,对麝及麝香生产经营工作十分重视。近几年来,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为加强麝及麝香的生产及管理,也先后发出若干文件,比如:《关于加强野麝香资源保护和市场管理的通知》(1979)、《关于加强野麝资源保护,积极发展人工养麝的报告》(1980)。为了便于管理,医药总局、卫生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又联合发布了《关于明确贵重药材品种的通知》(1981),通知共列34个品种,其中品种就是麝香。

但是,自古以来,麝香来源是靠猎捕,习惯用“杀麝取香”的方法,不分公、母、仔一并捕杀,有香割香,无香吃肉。特别是在繁殖季节里,母麝、仔麝同时丧生。由于长期猎捕,加之天敌的侵袭,森林的采伐,野麝栖息环境逐渐缩小,野生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期比20世纪50年代,麝的数量大约下降了2/3,有些产区已基本收不到麝香。如不尽快的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要不了多久,麝也将会像历史上珍贵的药用动物如羚牛、藏羚羊、东北虎、麋鹿那样,濒于灭绝。


养麝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编辑:2021-12-06 16:07:10

麝,俗称香獐,是食性较广的草食性反刍动物。雄麝所产的麝香具有芳香开窍、通经活络、止痛等功效。临床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慢性前列腺炎、肿瘤、痛经、化脓性中耳炎、淋巴结核、白癜风等病。我国人民认识麝及其产品的价值以及应用的历史非常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已对麝香入药做了详细的记载。在国内收集的中成药中需要麝香的有295种之多。利用11种动物药材生产的430种出口中成药中,需加入麝香的有186种,占总数的43%,且多属名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救心丸、六神丸等。麝香具有香味浓厚、柔和、持久和良好的定香作用,为高级香料和日化工业的名贵天然原料。

以天然麝香为原料的中医药、高级香料和化妆品工业的日益发达,急需大量的动物生产麝香,具有十分广阔而持久的市场。但国内外市场上天然麝香缺口很大,价格居高不下。这种市场潜力大、价格又十分昂贵的商品,供需矛盾极为突出,有利于养麝事业的发展。

我国是麝香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生产的麝香质量上乘,产量居首位。同时,我国又是使用麝香多的。长期以来,人们都是猎杀野麝获取麝香,不论公、母、仔一并捕杀。这种原始的获取麝香方法,使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加之森林采伐,野麝栖息环境缩小,数量急剧下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有野生麝250万头左右,年产麝香2000千克上下;到了80年代中期,麝的资源量已降至60万头以下,随之麝香年产量下降到500千克左右。60-70年代,麝资源10年减少一半,80年代,不到5年就减少一半,野生麝数量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与60年代相比,全国每年减少1500-1800千克麝香产量,直接经济损失5亿-8亿元,并且直接影响到我国中医药、高级香料和化妆品工业的发展。中国人工养麝的成功,对于保护野生资源和满足国内市场对麝香的需求及增加出口创汇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人类永续利用麝资源,开拓出积极有效的途径。

一、养麝的经济意义

养麝所取的麝香具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

雄麝的香囊壳及香仁即称为麝香,可供入药。

1.麝香  为成熟雄性麝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本草纲目》记载:“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

麝香性温味辛,具有开窍醒神、散结、止痛、催产之功效。主治中风、痰厥、惊厥昏迷、寒邪、痈疮肿毒、跌打损伤、胎死腹中等症。药理研究证明,麝香能促进腺体的分泌,有发汗作用,呼吸中枢及心脏的作用。我国人民用麝香治疾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收集的中成药中需要麝香的有295种之多。利用11种动物药材生产的430种中成药中,如常用的六神丸、牛黄清心丸、人参再造丸、虎骨酒、回生急救丸、安宫牛黄丸、救心丸等,需用麝香的有186种,占总数的43%,且多属名贵中成药。近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还用于癌症的实验。中西医临床经验证实,麝香对乙型脑炎、梅毒、麻疹等症亦有疗效。

2.麝香囊壳   由雄性麝香腺囊的外皮干燥加工而成。性温味辛。具有通络利窍、消肿功效。研末调敷或入膏药敷贴,肿毒、痈疽久烂及疮疖硬痛。

(一)养麝所取的麝香又是很名贵的香料

麝香中有一种物质叫做麝香酮,香味醇厚,香气柔和,持久不散,具有很强的定香作用。因此在日用化工业当中,麝香被用作高级香水、香皂以及烟酒糖果中的定香剂,是高级香料和日化工业的名贵天然原料。

(二)麝肉是有名的山珍

麝肉以细嫩味美,富含蛋白质和低脂肪而位居山珍之首。四川阿坝藏族同胞常以香樟腿馈赠亲朋好友。

(三)麝皮是制革的好原料

麝皮坚韧结实,鞣制后可以制作各种皮革制品。

二、养麝的历史与现状

(一)养麝的历史

我国人民认识麝及其产品的价值以及应用的历史是很早的。据文献记载,距今有2000多年之久。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已对麝香入药做了详细的记载。至于人工养殖始于何时,尚未发现明确的记载。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中,药用或香用麝香的来源主要通过狩猎,杀麝取香而获得。这无疑会造成麝的资源浪费。

现代养麝业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8年为贯彻国务院“对稀有名贵中药材家种家养”的指示精神,在陕西和安徽等地,先后建立了养麝实验场,专业从事养麝研究。半个世纪以来进行了驯养和活体取香的研究,现已在麝的训化、饲料、饲养管理、繁殖、疾病的防治和活体取香上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养殖技术。近年来******加大了对麝资源的保护,同时也大力支持发展养麝业。

(二)养麝的现状

我国是主产麝香之一。过去野麝资源十分丰富,麝香的产量占70%~90%以上,麝香产量和质量均居首位。

为了能够合理地利用野生资源,麝列为一级保护动物,颁布保护法规,防止乱捕滥猎。大力贯彻“护、养、猎并举”的方针,这对于麝的资源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于保护和发展野生动物的方针政策我国政府制定了不少法规。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颁布了《关于稀有动物保护办法》,其中规定:“林业系统和有条件的人民公社可建立养兽场,饲养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野生动物,如:麝、鹿、貂子、狐狸、貂等”。建立养兽场要因地制宜,并可利用林间、水源或荒岛之类的自然环境,以饲养大型动物与珍贵的药用动物。随时研究改进饲养技术,提高成活率,防治病害,改良品种,使动物发育好,经济价值大,利用率高。

196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明确规定了加强资源保护、积极繁殖饲养、合理利用的方针。这一方针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发展狩猎生产指明了方向。

1989年,我国正式别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使动物依法保护逐渐完善和成熟。在这部法律中还颁布了《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共计257种,林麝、马麝、原麝等5种均列在内。围绕野生动物保护法,从中央到地方,10多年来相继制定了30多个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比较重要的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1991)、《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收费办法》等。各省、市、自治区也陆续制定了地方《野生动物保护实施办法》及《保护野生动物方案》。

从上述各项法规和指示中可见,对麝及麝香生产经营工作十分重视。近几年来,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为加强麝及麝香的生产及管理,也先后发出若干文件,比如:《关于加强野麝香资源保护和市场管理的通知》(1979)、《关于加强野麝资源保护,积极发展人工养麝的报告》(1980)。为了便于管理,医药总局、卫生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又联合发布了《关于明确贵重药材品种的通知》(1981),通知共列34个品种,其中品种就是麝香。

但是,自古以来,麝香来源是靠猎捕,习惯用“杀麝取香”的方法,不分公、母、仔一并捕杀,有香割香,无香吃肉。特别是在繁殖季节里,母麝、仔麝同时丧生。由于长期猎捕,加之天敌的侵袭,森林的采伐,野麝栖息环境逐渐缩小,野生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期比20世纪50年代,麝的数量大约下降了2/3,有些产区已基本收不到麝香。如不尽快的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要不了多久,麝也将会像历史上珍贵的药用动物如羚牛、藏羚羊、东北虎、麋鹿那样,濒于灭绝。